im体育平台_IM体育在线@

图片

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发改委 时间:2024-01-11

? ?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嵩县的战略机遇期。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年),是根据中共中央和省市《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从嵩县实际出发编制的,纲要阐明了我县“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了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 ? 一、“十五”回顾与总结

? ? (一)“十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 ? “十五”是我县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强力实施“工业兴县、旅游带动”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全县人民期盼已久的良好发展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

? ? 1、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 ? “十五”期间,我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5%,2005年达到40.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2005年完成1.25亿元;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十五”确定的目标任务的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均超额完成“十五”计划。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 ?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 ? 农业主导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全县形成了以经济林、畜禽养殖、中药材、烟叶、食用菌、劳务输出等为主的六大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粮食总产达到19万吨;种植中药材1.05万亩,烟叶2.98万亩;养殖畜禽290万头(只);新发展食用菌820万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6万人,劳务创收5.26亿元,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 ? 工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形成了黄金、钼、中药材加工等三大产业基地,成功实施了中药三厂的异地拆迁扩建和企业改制工作,完成了黄金企业的资源整合和矿山整顿工作。“十五”期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8个,完成工业投资17亿元;实现企业改制14家,逐步建成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工业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黄金产量达到13万两,比2000年增加85%,上缴财政5326万元,比2000年增加1.7倍。2005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2亿元,比2000年翻两番;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61,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65%。

积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投资1.32亿元的白云山综合改建工程全面完工,白云山景区的品位和档次得到极大提升,在“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中分别获得“网络手机人气组”和“媒体大众组”两项第一名,荣膺“中国最美的地方”;投资4600万元进行天池山综合开发;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形成“全党抓旅游,全民搞促销”的良好氛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入境游客人数80万,旅游门票收入2000万元,均实现翻番增长, 旅游综合收入3.11亿元,是2000年的6倍。

? ? 商贸物流业繁荣活跃。“十五”期间建成了大张量贩、嵩州市场、远鸿购物广场、闫庄黄牛市场、白云山中药材大市场等一批大型市场。房地产业稳步发展,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通过实施“四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改组改制一批、招商引进一批、能人领办一批)和“骨干带动”工程,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十五”期间全县发展非公有制企业580户,从业人员3.5万人,2005年完成增加值4.1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 3、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 ? 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县城布局日趋合理,县城面貌发生了极大改变。“十五”期间,开工123项工程,总投资3.7亿元;新建房屋30.43万平方米,多层建筑113栋;建成13条15.38公里市政道路和给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实现了“三线”入地和城区道路改造;形成绿地 116.8万平方米;建成了体育场、实验中学、湖滨游园、伊河二桥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开工建设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2005年荣膺“国家卫生县城”称号。

? ?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投资200万元完成了车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15个乡镇的镇区道路进行了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镇区品位得到提升,人气凝聚,商贸繁荣,成为各乡镇的经济、文化、服务中心。五年来,累计吸纳农村人口5.8万,全县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17%,提高到2005年的25%,以“县城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 ? 交通建设力度加大。新建了洛栾快速通道嵩县段,改变了我县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新、改建干线公路166公里,县乡公路207公里,村村通公路436公里,使全县65%的行政村通上了油(砼)路。“十五”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89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36公里,交通运输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工建设了焦涧川土地综合治理、伊河流域土地综合治理、腾王沟小流域坝系治理等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和农村“六小工程”,开展了三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万亩,飞播造林16万亩,封山育林31万亩,完成通道绿化632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18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200亩。加快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建成集雨水窖1.1万多个,安全饮水工程36处,解决了4万人的吃水困难,改善了7万人的吃水条件。积极实施搬迁式扶贫开发,累计建成搬迁安置小区45个,安置深山独居散居贫困户2386户、9769人。

? ? 4、各项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 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快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基本完成;财政、金融、投资、价格、流通、住房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治理以乱收费为重点的“四乱”行为,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县外境内资金7.3亿元。

? ?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 ?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投资3570万元改造237所中小学D级危房12.4万平方米,基本消除现有D级危房;新建县医院病房大楼、卫生防疫站、传染病医院及5所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设施,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和卫生监督体系,城乡卫生医疗服务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五”末,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850元和2250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3680元和754元,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6.7%和9.9%;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6.3亿元,年均增长17.7%。

? ? (二)“十五”总结

? ? 总体来看,“十五”计划实施良好,特别是“十五”后三年,各项经济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实现了我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特别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呈现了团结奋进、干事创业、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不畏艰苦,团结协作,高效运转,力创一流”的白云山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嵩县特点的发展路子,为今后实现更大发展积聚了巨大能量,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周边兄弟县市相比,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还比较突出:工业经济总量小,缺少大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不足;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技术装备落后,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够理想;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旅游业宣传力度不足,从旅游大县到旅游强县的转变还需假以时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不足;就业、社会保障面临压力较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任务还较为艰巨。

专栏1 ??“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十五”计划目标

“十五”完成情况

绝对量

年均

增长%

2005年

年均增长

生产总值

17.2

9

40.5

16.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0.92

13

1.25

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5(五年)

12.3

46(五年)

3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1

10

16.1

1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272

6

6850

16.7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100

年均100元

2250

年均150元

? ? ? ? ?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 ? (一)发展的条件与机遇

? ?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和战略机遇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

? ? 1、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县引进资金和技术,利用资源优势,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不断增加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为我县开展大规模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

? ? 2、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市场需求较为旺盛,有利于我县在某些特定领域,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 ? 3、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实施,有利于我县发挥区位优势,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我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 ? 4、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外资进入我县,实现“双赢”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 ? 5、“十五”期间,特别是“十五”后三年,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群众思想进一步解放,发展观念得到更新,追求富裕的愿望日益强烈,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内在动力。

“十一五”期间,嵩县不仅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利用条件,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未来五年必将成为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和成长期。

? ? (二)应对的挑战和困难

? ? 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 ? 1、经济发展目前处于转型期,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正趋于平衡发展态势,单纯依靠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低水平投资扩张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促使经济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必须从依靠投资拉动向扩大消费与投资并重转变,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的战略原则。

? ? 2、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艰巨,促进我县经济由资源主导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型产业转变,由初级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必须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

? ? 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已无法回避,必须把建立节约型社会置于发展战略的中心位置。

? ? 4、我县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农民增收困难。“三农”问题依然是“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 5、县域经济总量小,政府财政困难,就业压力大,城镇化进程缓慢,劳动力整体素质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社会公平和安全等社会问题不断凸显,社会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必须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

? ? 6、随着WTO产业保护期的结束,国家产业政策的偏紧,各县市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提高综合应对能力和竞争能力已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大环境,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倍努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三、“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

? ? (一)总体要求

? ? “十一五”时期,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强县”战略,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增加县域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嵩县,奋力实现全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重点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 ? 1、强力推进工业强县和旅游带动战略。以增强工业竞争力和旅游带动为主攻方向,努力促进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由旅游资源大县到旅游经济强县的转变,确定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又一支柱产业。

? ? 2、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科技为先导,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 3、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企业改制,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扩大就业,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注重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县人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嵩县。

专栏2 ??“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 ????标

2005年

2010年

增长(%)

生产总值(亿元)

40.5

80

15

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5.2

13

20

年末总人口(万人)

54

56

其中:城镇人口(万人)

13.5

22.4

城镇化水平(%)

25

40

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

40

60

粮食总产量(万吨)

19

17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1.25

3

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9.9

80(五年)

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6.1

32

15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0

50

旅游总收入(亿元)

3.1

10

接待境内外游客人数(万人次)

80

200

人口自然增长率(‰)

5.1

6

森林覆盖率(%)

72

74

县城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4.5

10

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24

45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90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0

1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850

10000

8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250

3000

6.5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

95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4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万人)

12.6

14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0.46

1.8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20

175(五年)

? ? (二)主要预期目标

? ? 根据洛阳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十一五”期间,我县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着力发展旅游业,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逐步把嵩县建设成为科教文化繁荣、经济社会稳定、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嵩县。

? ?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县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0年达到8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到2010年达到3亿元。县域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序中跻身中等发达县市行列。

? ?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有较大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十一五”时期,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10年达到1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达到20 :42 :38 。

? ?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五年累计投资80亿元。五年间,全县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70公里,新建水电装机容量6800千瓦。

? ? ——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

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到2010年,全县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 ?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到2010年达到1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5%,到2010年达到30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均预期寿命73岁。

? ?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56万人以内,其中城镇人口达到22.4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0%;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4%。

? ? 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 ?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县域工业竞争力

? ?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巩固黄金的支柱产业地位,培育钼矿采选、深加工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结构格局和经济增长点。

? ? 1、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黄金、钼、铁等矿产资源型企业。巩固黄金生产在县域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加大探矿力度,利用地球物理技术进行黄金深度勘探,增加资源储备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合理配置矿产资源,保障前河、金牛、金源、金都等优势企业的资源供给;依靠科技进步,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新建黄金废矿渣综合处理厂;抓住国家放开黄金和白银市场的机遇,积极筹建金精粉冶炼厂和特种金属加工厂,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加工增值。“十一五”末,全县黄金探明储量增加58吨,黄金企业选矿能力达到4500吨 /日,年产黄金18万两。逐步确立钼产品的支柱产业地位,加大钼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勘探力度,加快洛阳龙羽沃德钼业公司日处理10000吨钼矿石项目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新建钼矿采选企业2—3家,钼矿石采选能力达到25000吨,钼金属年产量20000吨 ;开发建设钼酸氨、钼酸钠、三氧化二钼等钼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发展钼板、棒、丝等项目,延伸钼工业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保护开发萤石矿产品,控制萤石资源外流;利用丰富的石英资源储量,开工建设金属硅项目,到2010年,金属硅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加大铁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开工建设天桥沟、马蹄沟、大坪三个日采选能力5000吨铁选厂,2010年铁选规模达到20000吨以上。

? ? 2、发展能源工业。抓住国家实施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机遇,重点发展小水电,开工建设山峡水电站、板蚕水电站,对栗子坪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到2010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0120千瓦。积极争取风电场、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在我县实施。

专栏3  工业建设项目

★ 投资3.5亿元,完成龙羽沃德钼业公司日处理1万吨钼选厂及矿山开采项目,实施大王沟、童子庄等钼矿开发项目,拉长钼产业链条,开发建设钼酸钠、钼酸铵、三氧化二钼及钼棒、丝等精深加工项目。

★ 加大黄金探矿力度,实施黄金深度勘探项目,增加黄金资源储备,加大黄金采选力度,实施黄金废矿渣综合利用及低品位黄金开采项目。

★ 投资1.5亿元,实施3个项目,重点建设车村天桥沟、德亭马蹄沟、大坪楼上等铁选厂,形成日处理矿石15000吨的规模。

★ 以洛阳硅产业基地为依托,重点做好工业硅的开发建设,投资8000万元,形成年产50000吨工业硅的生产能力。

★ 投资1亿元,实施5个水电项目,重点抓好装机4800千瓦的山峡水电站建设。

? ? (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以实现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逐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 1、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发展壮大经济林、畜牧养殖、中药材、烟叶、食用菌、劳务输出等六大农业主导产业。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正常年景粮食产量达到17万吨。大力发展畜牧养殖,重点抓好秸杆养牛、秸杆养羊等畜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形成以闫庄、大坪、黄庄为重点的畜牧养殖示范基地乡,发展养殖基地村80个,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6亿元。以嵩南山区为重点形成中药材种植基地,“十一五”期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亩左右;继续发展烟叶、花生、大葱等特色农业,到2010年,优质烟叶种植面积达5万亩。加快速生林、干鲜果经济林等林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和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以顺势药业、百合公司、山珍公司为代表,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以及贮藏、运销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全县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依托旅游景区发展观光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动植物保护体系,建立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高农业服务手段和功能。加快花生、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 ? 2、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交通、能源、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伊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河道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农村安全饮水等工作。“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8万亩,新修河堤30公里,完成青沟、龙佛、陶村等7座病险较为严重的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现98%的村通电视;解决全县无电户通电问题。推广大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发展青贮、氨化等加工技术,提高秸杆饲料利用率;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循环型农业,到2010年,全县农村沼气用户达到20000户;抓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通过国家安全饮水项目,解决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开展搬迁式移民扶贫,全县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专栏4 ?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 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实施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新建沼气池10000座,到2010年全县沼气用户达到20000座。

★ 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抓好嵩南山区中药材基地、闫庄大葱基地、花生基地等建设,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万亩。

★ 畜牧养殖基地示范工程:抓好秸秆养牛、秸秆养羊示范项目建设,开发建设奶牛示范基地,抓好畜禽良种繁育工程,在全县建设50个养牛基地村,30个养羊基地村,新建养兔基地30个,发展50个适度规模的奶牛厂、奶羊厂。

★ 干果经济林建设:全县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6万亩,年产量达到8000吨,实施中德合作造林项目,造林15000亩,封山育林60000亩。

★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投资1.3亿建设腾王沟流域坝系、赵村川流域坝系、赵村川流域水保治理、农业灌溉、小型农田水利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5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8万亩。

★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2200万元,解决5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及山区严重缺水问题。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1100万元,完成青沟、陶村等7座中小库的除险加固工程。

? ? 3、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层次,使外出务工者从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切实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到2010年,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14万人,劳务经济收入突破10亿元。

? ? 4、做好村庄规划,建设美好家园。着力提高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的整体配套水平,树立村庄整理理念,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树立生态立村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村建设;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大力推进特色村建设;借鉴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积极实施家园创建行动,“十一五”期间,逐步实现村村通油(砼)路、有线电视,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实现通自来水,全县95%村通公交车,所有行政村有医疗室,部分行政村有户用沼气。依托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村,大力发展畜牧村、中药材种植村。加强通道绿化和退耕还林,美化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 ? (三)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 ? 围绕增加就业、扩大消费,把全面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现代商贸业和房地产业,逐步形成以传统服务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到2010年,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38 %左右,现代服务业占全县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

? ? 1、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加快体制创新,整合旅游资源,以建设全国生态旅游名县为目标,做大做强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努力构建融“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大旅游产业格局。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突出生态游、休闲游特点,打造嵩县生态旅游新形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信息等条件;实施旅游名牌战略,搞好白云山、天池山等精品旅游景区的纵深开发;开工建设天池山野外拓展训练基地,开发张良隐居地、小黄山等旅游新景区;保护开发“两程故里”,“伊尹祠”等人文历史景观;依托白云山、天池山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促进交通、商贸、餐饮、娱乐等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全县入境游客人数达到200万人,旅游业年综合经营收入突破10亿元。

专栏5 ??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5亿元,实施5个项目,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小黄山开发、木札岭基础设施建设、王莽寨开发建设、陆浑水库开发建设和两程故里建设等项目。

★现代商贸物流业:建设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在全县形成县、乡、村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抓好农副产品市场建设,重点做好车村中药材市场、闫庄黄牛市场建设。

★房地产业:开发建设一批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高档住宅小区,建设房地产二级市场。

? ? 2、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以县城为中心,大力发展新型零售业,支持大张、远鸿、万家福等大中型商业连锁企业嫁接、改造、兼并、提升我县传统零售业。在田湖镇、车村镇分别建立嵩北、嵩南商贸中心,鼓励现代商贸业由城市向农村发展。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抓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搞好车村中药材大市场、闫庄黄牛市场的改造升级。到2010年,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县、乡、村三级连锁经营网络体系。

? ? 3、培育发展房地产业。坚持住房市场化的方向,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建设,开发建设一批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较高档次的现代化小区等房地产项目,保持房地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激活住房二级市场,培育发展房地产市场的中介服务;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物业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房地产住房开发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到2010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

? ?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促进消费升级,确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引导、鼓励和培育住房、汽车、保健、旅游等消费市场。加快推进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营销策划、物流仓储、科技服务、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服务业与工业的相互融合,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发展面向“三农”的科技、信息、培训营销等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 ? 5、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邮电通信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以光纤通讯为主的宽带综合信息网建设,建立现代网络系统及公共信息平台,实施互联网进户工程,开展多媒体应用技术,提高网络信息服务质量;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开展网上办公,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全县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80%,城市区宽带入户率达到20%以上。

? ? (四)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 坚持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骨干,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结构协调、功能完善的城镇化体系,到2010年,县城城区人口达到10万人左右,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40%。

专栏6 ???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嵩州文化广场、县城垃圾处理厂、县城集中供热、县城污水处理厂、城区道路等建设项目,加大县城小区建设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

★小城镇建设:以车村、田湖、旧县为重点,加大镇区建设力度,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转移。

? ? 1、加强县城建设力度。按照建设中小城市的要求,作好县城总体规划,增强规划对县城建设的指导性。以拉大县城框架、增强城市功能为重点,继续加大二、三期新区建设力度,把县城建设成为以伊河为轴线、南北两岸对称发展的湖滨旅游城市。伊河南北大堤段,重点发展文化、体育、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行业;白云大道沿线重点发展行政、商贸、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伊河南岸一桥、二桥中间地段重点发展房地产业;县城东部的北园、菜园等地段重点发展工业。县城旧城区改造,要在坚持总体规划布局的原则下,加强建筑分区管理,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控制重点地段及沿街建筑的高度和风格,做好古城墙和文物古迹保护。搞好现有城区的绿化和道路改造工作,完善现代商业设施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电网、排水、供气、公交、环保等公共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规划建设嵩州广场、县城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到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4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积极推进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加大小区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县城品位和管理水平,增强县城在人口、信息、资金、消费等方面的凝聚力和带动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

专栏7 ??交通重点工程

★高速公路:开工建设临三高速嵩县段,总投资18.75万元,全长75公里。

★干线公路:陆车路改造,全长76公里,投资2.9亿元;大车路全长45公里,投资2亿元。

★农村公路:建成村村通油(砼)路260公里,实现全部行政村和60%的自然村通油(砼)路。

? ? ?2、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小城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互动,实现共同发展。以县城为中心,依托现有建制镇,形成以“三镇”(田湖、车村、旧县)为重点的小城镇布局结构。逐步使田湖镇形成以商贸、化工、建材为主的综合发展型小城镇,并分担县城的部分功能;在嵩南形成以车村镇为中心,重点发展商贸、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服务行业,带动嵩县南部地区的发展;旧县镇以发展集贸、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开发为主。在全县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16个乡镇的城镇体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使小城镇成为区域工业、农副产品加工、销售集散中心和技术、信息、人口聚集中心,吸纳周边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 ?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 ? 以公路和农村水利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 ? 1、公路建设。扩大干线通达能力,提高公路密度,增强运输能力。“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临三高速嵩县段,填补嵩县没有高速公路的空白;修建大(章)车(村)路、改建陆车路,实施“村村通”油(砼)路工程,到“十一五”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670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56公里,有条件的自然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油(砼)路。大力发展旅游路、资源路,各主要旅游景区连接线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重要干线与县乡公路之间的连接更加通畅,运输更加快捷,在全县形成以“两纵四横”为骨架,以县、乡、村道为支脉,功能齐全,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专栏8 ????教育重点工程

????继续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快职业中专搬迁扩建项目建设,实施一高示范性高中建设、第五高中搬迁建设、实验二小建设等项目。

? ? 2、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腾王沟流域坝系建设项目、伊河川土地整理工程、焦涧川土地整理工程、赵村川小流域治理及坝系等农水、水保项目建设;搞好青沟、龙佛、陶村等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加快以农田水利、生态建设、“六小工程”和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农业抗灾害能力。

? ? (六)实施“科教兴嵩”战略,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 ?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全民文化素质为目标,构建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加快科教兴嵩步伐,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 1、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紧紧围绕我县农业产业化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强力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积极组织科技人员大力开展技术承包、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活动,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大胆引进技术和人才,提高企业科技素质,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抓好黄金废矿渣综合利用技术、地球物理探矿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和农业高效技术,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我县传统产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科普教育和培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到2010年,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科技进步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 ? 2、坚持教育优先,提高全民素质。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努力创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农村教育,巩固“普九”成果,逐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政策。加快发展高中教育、县城第二实验小学建设和各类职业成人教育,重点抓好嵩县一高扩建工程、第五高中整体搬迁工程、实验高中建设、县城第二实验小学建设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搬迁建设等改扩建项目,逐步恢复大章三中和田湖四中,使我县普通高中达到5所,到2010年,全县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积极改革办学体制,强力推行人事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投入多元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强化继续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继续开展函授、自学等继续教育形式,不断扩大劳动者受教育机会,提高劳动力素质。

? ? (七)繁荣社会各项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 ?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展文化事业,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环境。

? ? 1、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以发展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为目标,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县城建设“三馆一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及文化活动中心),乡镇建设宣传文化中心,乡村建设文化大院。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扩大 文化设施覆盖面。重点抓好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体育场续建工程和群众艺术馆、档案馆建设,加强影剧院建设和管理,对伊尹祠、仰韶文化遗址、铺沟石窟等历史文化遗产实行保护性开发。整合文化资源,繁荣文化艺术事业,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传统戏曲剧目和佛教文化为重点,不断发掘文化艺术珍品;围绕旅游景区宣传推介,创作旅游文化精品;加大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力度和网络文化建设,到2010年,广播电视专用网络延伸到全县各行政村,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宽带网络入户率达到20%。加快网络多功能开发,实现县、乡、村会议电视,实现网络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相融合。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积极发展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文化旅游 、网络文化、艺术培训、书画、艺术品等主导文化产业。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培育体育市场,提高竞技水平。

专栏9 ???社会事业建设重点工程

★文化体育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档案馆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建设文化宣传中心,乡村建设文化大院。继续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网络工程。

★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投资1600万元,完成中医院搬迁扩建项目,实施妇幼保健院搬迁扩建项目,完成10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投资1900万元,建成317所村级卫生室。

? ? ?2、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紧急救治和妇幼保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严格控制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做好职业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搞好县医院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搬迁扩建嵩县中医院。大力发展卫生服务,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建设,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加强卫生行业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难问题。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建立食品安全体系。到2010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千人拥有病床和医生数分别达到2张和1.3个。

? ?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以养老、失业、医疗为重点的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和有效的监督运营机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实现养老、医疗保障多元化。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倡导组织全社会扶弱助残活动,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

? ? 4、扩大就业规模。建立健全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完善农村劳务输出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下岗人员再就业。“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 ? 5、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实施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落实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 (八)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 ? “十一五”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资源消费强度和竞争压力逐步增大,因此要把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改善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 ?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从工业布局、资源开发、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逐步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产业循环。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各种节约资源活动,加强物资回收利用和水资源循环使用,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效率,重点抓好黄金废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和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实施县城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供项目,积极引进垃圾发电、秸秆发电等循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电等新型能源。充分利用钼、钾长石、黄金、中医药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力拓展衍生品。积极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和推广应用,逐步禁止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通过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倡导使用节能产品和环保产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节约。

专栏10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重点工程

★水污染治理。完成伊河、汝河、白河等重点河道的综合整治。加强陆浑水库水质保护和水源地保护,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县城和重点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8%以上,伊河水质达到省市规定标准。

★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2007年前,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天然林保护。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

★退耕还林: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行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其中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

? ? 2、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实施有限、有序、有偿开发和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强化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切实保护自然资源。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核心,加大土地管理和开发力度,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配;积极整合矿产资源,依法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黄金、钼、莹石等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 ? 3、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提高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良性循环,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严格实施工业企业达标排放,重点抓好化工、医药、选矿、冶金、建材等重污染企业的污染治理,所有新建、扩建项目“环评”、“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老企业做到增产不增污,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2006年所有排污单位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强力推进县城生活污染治理,2006年建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到2010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继续加强重点河流治理,对汝河、白河进行综合治理,确保2006-2010年,伊河断面出境水质COD浓度保持17mg/l以下,氨氮浓度达到0.5mg/l以下,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加强陆浑水库水质保护和水源地保护,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到2010年,县城和重点城镇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在城区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实行“以气代煤”、“以电代煤”,确保城区空气质量优良,2007-2010年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达到295天以上。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农药、化肥和城市垃圾等对农田、土地和水源的污染。继续搞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2007年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并通过国家验收。加强植树造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十一五”期间,全县人工造林11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4%。

? ? 4、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强化各级政府对人口安全问题的认识,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落实一票否决权;完善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开展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计划生育系列化优质服务;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政策,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坚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努力构建“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依法规范生育行为,保障妇女儿童权益,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重点抓好妇幼保健院搬迁扩建工作。做好养老、托老工作。

? ? 五、规划实施保障

? ? (一)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 ?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塑造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上,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管理方式,推进民主、科学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机制。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强化财政、价格、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 ? 2、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产权转让、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参股重组等形式,大力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运营机制。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建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 3、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行业,消除政策歧视,改善服务和监督,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经营和市场环境,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建立和完善以创业辅导、信用担保、信息咨询和培训为重点的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优质服务。实施“骨干带动工程”,做强做大优势企业,扶持和培育规模大、效益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规模。

? ? (二)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 ? 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积极引导投资方向,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合理配置资源,对优势产业,在资金、土地、能源、资源等方面予以支持;对重复建设、消耗大的产业实行限制,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 ? 增强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增加投资,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培育旅游、房地产、教育、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加大农村市场开发,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逐步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与消费共同拉动转变。

? ? 调整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和公益性文化娱乐设施方面的财政投入,加大农村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方面的投入稳定增长;提高公共服务支出的总量与比例,保证低收入人群获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重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 (三)创新融资渠道,实施项目带动

?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境外资金,整合县内优质资源,以优质资源吸引外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整合政府融资资源,建设高效融资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培育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着力培育黄金公司以优质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包装上市融资。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我县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发挥信用社筹资的主渠道作用,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一切领域的建设。

? ? 实施项目带动,突出大项目的支撑作用。认真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工作,着力抓好一些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重大项目:以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县城供水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伊河一桥扩建、嵩州文化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农林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公路、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项目,以文化、教育、卫生、旅游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项目,以资源开发和产品改造升级为重点的工业结构调整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扩大县域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和我县综合实力。

? ? (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 ? 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推进城镇文明单位、农村文明村镇评选活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文明城市活动,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强化公民诚信意识,大力培育信用产业和信用市场,加快建立覆盖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社会。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正、民心顺,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开展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完善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普及法律教育,增强全县人民的法律意识。做好信访工作,切实解决好各类矛盾纠纷。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安“三基”建设,建立完善的群防群治网络,提高社会整体防范水平,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加强法律监督,惩治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监察、审计的监督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嵩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